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
最新动态
公司动态
行业动态
 
 
行业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: 娄底市金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 >> 最新动态 >> 行业动态 >> 正文 
天津渔民配备新装备 渔船安装“北斗”导航定位

    俗话说“靠山吃山,靠海吃海”,天津滨海地区自古享有盐渔之利。“撑船下海风浪大,起早贪黑一辈子”是昔日渔民的生活写照。随着时代发展,科技的进步,传统的海洋捕捞作业方式已跟不上现代渔业的发展需求。如今,RFID渔船身份自动识别系统、雷达、北斗卫星导航、远程高频电话、对讲机、采探仪器等先进的电子装备,大大提高了船只和船员的安全。

  RFID能识别 AIS防碰撞

  日前,记者在蔡家堡渔港码头停靠的“津汉船04205”船上看到,在船的顶部栏杆上,装有一个黄色的小型设备,而在驾驶舱门旁,还有一个“天津渔政”的识别码标签。“这是天津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给免费安装的渔船RFID身份自动识别系统,它们的作用是保障渔船安全生产和构建平安渔业。”该船刘船长告诉记者。

  记者了解到,该系统含有渔船基本信息及唯一、不可复制的识别码,是渔业船舶的“电子身份证”。可通过渔政执法人员手持的移动式读卡器,读取渔业船舶电子标签信息,系统将自动判断渔业船舶进出港及持证、安全设施配备、签证情况、船员配备等情况,达到甄别渔业船舶身份、电子签证管理和远程执法管理的目的。特别是监管机构在应对恶劣天气,要求渔船回港避风需逐条船落实渔船进出港情况时,执法人员可通过对系统平台信息的监控,有针对性地对渔船进行管理。

  此外,随着远海作业渔船的增多,每年都会发生程度不同的碰撞事故,给渔业生产安全带来了隐患。为此,渔政部门为船舶安装了AIS自动识别系统。“这套系统能够将行驶在海上的船舶位置、船速、改变航向率及航向等动态资料,向其他船舶及基站广播,具有识别船舶、帮助跟踪目标、简化和促进信息交换等功能。”刘船长介绍说。

  该套系统终端操作简单,渔民只要上船后将船载终端电源打开,即可实现对船舶航行的动态信息的连续监视和管理。遇到紧急情况,系统将及时向周围25海里半径的海域发出预警信号,船只接受后,可以锁定相应位置,从而有效地避免船舶碰撞。

  近年来,天津市不断加大财政投入,配备渔船安全装备,维护和修缮渔业航标,提升渔船防灾减灾能力。不仅免费为全部渔船安装RFID身份自动识别标签设备,还为渔船安装AIS终端、九零A电台等导航通讯设备800余台(部),配备气胀式救生筏100多个。

  渔船安装 “北斗”导航定位

  事实上,近年来,由于渤海近海渔业资源相对匮乏,导致渔民作业区域不断扩大,大马力作业船舶逐渐增加,不仅给渔船和船员自身带来安全隐患,也给海上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。“坐岸查船”、“坐所等船”等传统的静态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新形势下船舶管理工作。因此,有的船舶安装了“北斗”卫星导航定位系统。

  记者了解到,“北斗”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我国自行研制,其海上的定位精确度由原来的10米提升至1米,通过系统可以实时跟踪船舶航行轨迹,实时显示具体位置、航行速度、对地航向等船舶动态,实时传送船舶数据信息等功能,为海上执法、船舶管理提供信息保障,实现了对船舶的“动态化、可视化、信息化、预警化”管理。在船舶航行、海上搜救等需要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的领域发挥巨大作用。

  “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对远海捕鱼的渔船来讲,是非常重要而且不可或缺的。”在采访中,赵船长向记者讲述了他不久前的一次亲身经历。他的渔船在返航途中主机螺旋桨发生故障,当时船上还有3名渔民,其中一名腿部受伤。危急时刻,船员迅速通过卫星导航系统发出求救信号,相关部门快速确定渔船具体方位,派出人员紧急赶往现场,顺利实施救援。

  “要是没有卫星导航系统,后果不可想象!”回忆起当时的情景,赵船长仍心有余悸。据相关人员介绍,北斗系统稳定的信号和精确的定位不仅为出海渔船装上了“千里眼”和“顺风耳”,更织就了一张庞大的海上救助“安全网”,监管、边检、海警等部门可全方位、全天候与渔船保持通信联系,使海上救助更加高效和安全,最大限度为营救争取宝贵时间,保障渔民安全。

  “油改气” 渔船节能减排

  让渔船使用LNG(液化天然气),滨海新区在全国是“第一个吃螃蟹的”。自2011年启动了50艘渔业船舶双燃料改造示范项目以来,这种双燃料的渔船可以大大降低船舶的能耗,为渔民节省燃料费,估算可节约燃料费用15%——20%,将降低各污染物排放量80%左右。

  “目前全球仅有北欧地区使用LNG渔船进行捕捞作业,而中国现有渔船106万艘,占世界渔船总数的四分之一。根据‘绿色能源上渔船’战略规划,我国在“十二五”期间将推进LNG动力燃料在渔船的全面应用。滨海新区在这方面做了有益尝试,并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示范。”新区农业部门相关人员介绍说。

  据了解,目前,滨海新区渔船大都是采用柴油作为动力燃料,一艘普通木质渔船一年需要耗柴油1.7万升,花费在13万元左右。改造后,每艘渔船可节省20%左右的燃油开销,船舶航速和拖力还略有提高,加装的天然气钢瓶容积375L(110KG),动力约等效于300升柴油,木质渔船可行驶150海里,按照混燃比例计算,渔民全年可节省燃油开销3万元以上。

  在续航方面,以木质渔船普遍在半径小于24海里的近海作业计算,一次加气可以满足渔船4天的作业需求,如果航行过程中遇到天然气不足的情况,渔民只要拨动开关,就可以在油气混合驱动和纯柴油驱动之间转换。这不仅促进减排减污,有利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,而且渔民也成为改造的最直接受益者。

  渔船“木改钢” 驶向远海

  “我这艘船是350马力,一次最多能捕鱼13万斤,这在以往是不多见的!”正在给渔船进行设备检修的船长刘先生告诉记者。以前,他用木船捕鱼,走得不远,捕得不多,而且一捕到鱼就要赶紧返航才能保持新鲜,这次新船的马力足够渔船驶出渤海湾,到黄海或是更广阔的海域捕鱼。

  记者了解到,海洋捕捞业在滨海新区渔业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,也是丰富市民餐桌的重要一环。目前,滨海新区的渔船中,小马力的木制渔船约占四成。但由于近海渔业资源的衰退,小马力渔船又不能远海作业,所以,渔民和市民有“失业”和吃不到新鲜海鱼的危险。

  为此,滨海新区在加强近海渔业资源保护和加大增殖放流力度的同时,大力推进渔船“小改大,木改钢”建设,加快由传统的近海捕捞作业向远海捕捞作业的转变。先后建造了一批350马力以上的钢壳渔轮,仅寨上街就有280马力以上钢船13艘,船上具有先进的卫星导航、通讯、救生、灭火、助鱼、冷藏等设备,可到黄海和中韩协定水域捕鱼作业。

  渔船木改钢,对渔民来说,既提升了生产效益,又节能省油,安全性能也有显著的改善,可谓是一举多得。随着钢制渔船的不断增加,滨海新区的海洋捕捞业必将有新的发展突破。

版权所有:娄底市金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:娄底市娄星区涟滨西街南侧(竹春路与涟滨西街交叉口)娄星工业园
 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湘B2-20140015 湘ICP备16011624号-1